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成立一周年 肩負使命 共創未來
7月27日,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在港舉辦的“肩負使命 共創未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六周年暨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成立一周年慶典活動。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外交公署國際部主任王琪參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北京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周開讓和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姜勝耀作為主禮嘉賓蒞臨現場。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外交公署等中央駐港機構,香港特區政府、北京市委統戰部等京港兩地相關部門,京港兩地高校校長和學科帶頭人、統戰工作負責人,部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和香港政商界人士、社會賢達、香港友好社團代表,京校聯榮職、理事會員,和來30多所京港和海外高校在港校友,以及香港主流媒體人士等近400人參加現場活動。
慶典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李然首先致歡迎辭表示,一年前的7月7日,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正式成立了。一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提出的“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的講話精神,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交流、服務社區”為中心,扎實開展各項工作,陸續推出“京港青年科技創新促進計劃”、“2023京港青年科創人才發展峰會”、“京華文化沙龍”、“肩負使命 共創未來 在京港生座談會”和“公益進社區”等系列活動,社會反響熱烈,得到京港兩地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肯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四次出席京校聯的活動,並致信對京校聯促進兩地青年互動交流的熱情和貢獻國家發展的決心印象深刻,並同意擔任京校聯榮譽贊助人。京校聯業已成為一支連接京港兩地的橋樑和紐帶,服務北京、服務香港、服務國家的重要青年力量,京校聯成長和奮進的足跡凝鑄著京港兩地政府的殷殷囑託和兩地校友青年朋友們的美好期待。肩負使命,共創未來,京校聯將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以京校聯為核心、為平台、為網路,使京校聯成為連接京港、輻射全球的北京高校校友的橋樑和紐帶,將“校友情”厚植“家國情”,愛港之情融入報國之志,為實現香港長期穩定發展,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新時期賦予京校聯的歷史使命努力前行,譜寫無愧於時代的精彩篇章!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卓永興副司長在致辭時表示,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成立的目的,是團結、凝聚北京高校在港校友的力量,宗旨之一是成為香港融入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的一個重要平台。短短一年,聯盟已經舉辦了多項京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文化交流的專案和公益活動,我對此表示激賞和謝意。
卓永興說,今年是全面貫徹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提到,“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特區政府去年底推行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及改善各項原有輸入人才計劃,反應十分踴躍。可以想像,不少申請人會是攜眷來港,所以實際來港的人數會更加可觀,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注入額外的動能。勞工及福利局正積極成立“香港人才服務窗口”的實體辦公室。政府亦會為通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的人士,提供更多便利升學就業措施,好讓大家早日在香港大展拳腳,實現個人的夢想和為香港及國家的飛躍發展,作出貢獻。
卓永興期望在未來的日子,京校聯繼往開來,在各個專業領域大放異彩,架建特區政府和北京高校校友的溝通橋樑,在業務圈、朋友圈說好香港故事,並擔當京港兩地各不同範疇的交流平台,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動人的巨著和裏面的香港篇。
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晉柏視頻祝賀中指出,謹代表北京市對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成立一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積極參與、大力支持北京工作的香港中聯辦、香港各級政府、香港各界人士和京校聯會員朋友們表示最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一年來,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在北京市委統戰部、市委教工委的指導支持下,充分發揮社團特色和資源優勢,積極為京港科技文化交流增添助力,先後推出京港青年科技創新促進計劃,2023年京港青年科創人才發展峰會、京華文化沙龍、公益進社區等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香港中聯辦和特區政府的關心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京校聯會員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一定能夠團結凝聚更多的校友,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為香港與北京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北京市委統戰部周開讓常務副部長在講話中表示,很高興在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之際,與各位歡聚一堂。在此謹代表北京海外聯誼會,熱烈祝賀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成立一周年、各位名譽會長和名譽顧問順利當選,六個專委會成功授牌!同時,向長期支持北京工作的香港特區政府、香港中聯辦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親切的問候!
一年來,京校聯在李然會長帶領下,團結帶領在港北京校友,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參與特區治理,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我從澳門到香港一路走來,大家對京校聯讚不絕口,得到香港各界的廣泛讚譽,京校聯已經成為愛國愛港力量的一支旗幟,愛國愛港新型社團的一支“鐵軍”。希望京校聯一如既往地大力弘揚愛國愛港主流價值觀,堅決維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權威,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社會的長期繁榮。同時,冀望京校聯繼續深入推進京港交流合作,繼續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國家發展戰略貢獻力量。希望京校聯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共創美好未來。
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與工業發展局局長孫東發來視頻,對京校聯成立一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賀,對京校聯在推動京港合作交流的努力與貢獻表示感謝。他表示,創新科技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更是不可或缺。北京與香港同樣被賦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和使命,兩地都是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促進和深化京港之間的創科合作及協同發展,是推進國家科技建設的最佳加速器。
孫東表示,過去一年是香港創科奠定新基礎的一年,特區政府在去年年底公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從頂層設計出發,為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定下清晰的發展路徑和重點策略,藍圖提出深化與內地創科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驅動香港創科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未來也將繼續鞏固及擴大與內地的創科合作,大家共同把創科事業做大做強。京校聯作為推動京港兩地合作的倡議者及推動者,過去一年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在加強京港合作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京校聯更在短短的一年內,多次成功舉辦有利兩地創科發展的系列活動,扎實推動京港之間的創科合作,努力構建兩地的交流平台。隨著京港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京校聯也將擔負起越來越重要的橋樑角色,希望京校聯能夠繼續發揮其紐帶作用,為促進京港之間的合作交流做出應有的貢獻。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姜勝耀代表北京高校校友總會在致辭中談到,香港作為接軌國際的世界都會,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正按照“十四五”規劃要求,致力於建設“八大中心”。兩地青年交流也在不斷深入、融合。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去年7月,承載著北京、香港兩地青年殷切希望的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在港成立。一年來,京校聯深化京港交流合作,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交流、服務社區”為中心,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引導京港青年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共用兩地機遇,投身兩地發展,將在港北京高校校友匯聚成了推動京港繁榮發展的磅礴力量,獲得京港兩地領導的高度肯定和支持,社會反響熱烈。向京校聯過去一年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熱烈祝賀!
姜勝耀稱,清華大學高度重視在港校友工作。香港清華同學會(清華香港校友會)於1956年正式註冊,經過67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了具有影響力的校友組織,為香港各行業、各年齡層次的校友提供了交流、發展的平台。清華在港校友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支持商業發展、關注社會公益。部分清華校友在香港政府和公共事務領域辛勤奉獻,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還有很大一部分校友在法律界、教育界和其他社會組織中發揮著突出作用,對提升香港的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兩地的友好交流合作搭建了橋樑。面向未來,清華大學將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繼續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肩負使命 共創未來”,壯大愛國愛港力量,服務香港所需、國家所需,以校友情厚植國家情,團結更多京港校友,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京校聯名譽會長施榮懷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六周年。回望來路,一份份成績凝鑄夢想。去年7月7日,凝聚著京港兩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厚望的京校聯應運而生。一年來,在李然會長的帶領下,京校聯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京港交流活動;一年來,京校聯的各項成績贏得各方讚譽。
施榮懷說,展望前程,一份份願景催人奮進!一是高揚愛國愛港旗幟,懷揣永不褪色的中國心。期待京校聯繼續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團結和帶領京港校友、青年朋友時刻永葆“愛國愛港”初心,為京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貢獻京校聯力量;二是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成為京港新時代合作中堅力量。當前,香港現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期。期待京校聯緊扣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繼續扎實開展好各項品牌系列活動,為促進京港深度合作與發展貢獻京校聯力量;三是凝聚“愛國愛港”精魂,夯實民族復興根基。期待京校聯繼續做好科技創新、文化交流、人才培養、青年發展等工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夯實“愛國愛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基!期望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和香港北京社團總會等友好社團一道,共同高舉愛國愛港旗幟,為國家、為香港攜手做出新的貢獻。
為了更好的發揮京校聯專業優勢,更加細緻和深入的開展京校聯工作,慶典活動上,盧新寧副主任、卓永興副司長、曾國衛局長、王琪參贊、周開讓常務副部長和李然會長為在港的部分京校聯新增選榮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京校聯名譽會長姚志勝,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京校聯名譽會長施清流,香港教育大學校長、京校聯名譽會長張仁良,恒生大學校長、京校聯名譽會長何順文,珠海學院校長、京校聯名譽會長陳致,全國政協委員、京校聯名譽會長黃友嘉,全國政協委員、京校聯名譽會長陳清霞,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京校聯名譽顧問郭毅可等頒發委任狀。
為了更好的發揮京校聯各界別和各領域精英人才集中的優勢,在慶典活動上,盧新寧副主任、卓永興副司長、曾國衛局長、王琪參贊、周開讓常務副部長和李然會長分別為京校聯智庫與戰略發展專委會、京校聯會員聯絡與青年發展專委會、京校聯社會事務與國際交流專委會、京校聯金融與科技創新專委會、京校聯商業發展與專業服務專委會、京校聯發展基金工作專委會授牌。
香港北京社團總會名譽會長、大紫荊勳章獲得者施子清博士為慶祝京校聯成立一周年送上真摯祝福,贈送親筆書法作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寄望京校聯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寄望京校聯會務更上一層樓,為京港兩地深度合作、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更大的作用。盧新寧副主任、卓永興副司長、曾國衛局長、王琪參贊、周開讓常務副部長共同見證。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在去年京校聯成立大會上指出,寄望京校聯為青年的學業、就業、創業、置業提供廣闊的機會,讓更多青年投身建設美好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此次慶典上,北京市海外學人中心虎翼雄主任面向在港國內外青年發布京津冀三地工作崗位。並表示未來北京海外學人中心將與京校聯開展緊密合作,加強京津冀地區與京港澳人才向資源這樣的交流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交流發展。也將聯合京校聯、天津市科技局、河北省人社廳共同發布2023年京津冀國際青年人才雙百對接會的國際崗位共500個崗位,1000餘位國際人才,希望全球優秀青年通過雙百對接會來到京津冀開展創新創業,京港聯動高質量協同發展。
在熱烈的慶祝活動氣氛中,盧新寧副主任、卓永興副司長、曾國衛局長、王琪參贊、周開讓常務副部長、姜勝耀副主任、李然會長等主禮嘉賓等一排領導嘉賓上前一步進行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暨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成立一周年慶祝儀式。祝福祖國,祝福香港,祝福京校聯為實現新時期賦予的歷史使命奮鬥不息,砥礪前行,譜寫無愧於時代的精彩篇章!
“肩負使命 共創未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六周年暨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成立一周年慶典活動,在《歌唱祖國》的激昂歌聲中,在國旗與區旗的飄揚輝映下,慶典活動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