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育才,“暨”往開來: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揭牌,粵港澳教育融合發展再添新活力!
9月10日,喜逢第39個教師節之際,佛山首家港澳子弟學校——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舉行了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首學年迎來了超過250位港澳台及外籍同學入讀。
在粵港澳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關注與支持下,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終於在“嶺南文脈,生生不息”的熱土紮根成長,此次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活動也在嶺南傳統文化之一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序幕。
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理事長鄧強光上台致辭,他表示,國家一直高度關注港澳青年的成長和進步,一直在推進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解決港澳青年子女的學業問題不僅是為了培養國家所需的新一代青年,更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們一定要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致力於為中國教育走出去而辦學,將中華文化傳播至五洲四海為己任,將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創建為大灣區教育改革的典型和排頭兵。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表示,2021年以來,暨南大學積極回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號召,充分整合應用粵港澳優質教育資源,相繼成功創辦了廣州、東莞、佛山三所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創造了基礎教育合作辦學的“暨南”品牌。未來,暨南大學將繼續砥礪前行,傳承暨南精神,培育新時代人才。與此同時,也為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國際化提供更多有益的實踐和樣本。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少文則為學校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表示,暨大港澳子弟學校不僅是強化佛山與港澳教育合作的重要舉措,更是滿足國家所需、灣區所盼,佛山所能、港澳所願的“民生工程”,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港澳人才來佛山定居和發展。學校要深入挖掘嶺南文化的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形成學校獨特的辦學特色和校園文化的傳統,在為港澳子女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同時,積極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文化傳承,在世界的文化交流、創新融合過程中展示發展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廣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朱超華表示,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創辦能進一步的發揮體制機制上的特殊優勢,積極探索三地教育融合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為就讀的同學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希望學校能夠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品質,打造品牌,堅守辦學的初心和使命,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中辦出特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港澳學生培養成為自覺擁護“一國兩制”,擁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努力奮進的愛國者。
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李煥春指出,暨南大學是國內百年名校,也是內地招收港澳學生最多的高等學府,師資力量雄厚,培養港澳學生經驗豐富。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建設標準高、辦學起點高,具有優質的教育基因。也希望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立足新起點,發揮“一門三校”優勢,不斷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優秀學生,為推進粵港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輸送人才。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也以視頻等形式進行致辭祝賀。蔡若蓮博士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港澳同胞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生活,對教育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成立為港澳子弟提供了優質教育,進一步加強大灣區人才流動,意義重大。希望學校繼續秉持“暨大本色、灣區底色、港澳特色”的辦學定位,為大灣區培養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
龔志明局長在賀信中分享到,粵港澳三地位置相近,人心相通,隨住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港澳青年不斷融入灣區建設,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開辦進一步解決港澳隨遷子女在內地的入學、升學問題,同時也為澳門青少年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預祝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越辦越好。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總校長張曄則對到場的領導嘉賓及家長致以了熱烈歡迎。她表示,作為暨南大學指導創辦的全國第三所港澳子弟學校,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也將繼續傳承暨南大學的辦學傳統和核心價值觀,在“忠、信、篤、敬”的精神引領下,肩負起教育使命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讓每一名同學走出校門就能融入世界。
萬眾期待下,揭牌儀式正式開始,20位主禮嘉賓共同為學校推杆揭牌,標誌著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創立,也意味著暨大港澳“一門三校”建設發展新格局的誕生。
此外,學校還隆重聘任了祖籍為佛山的港澳知名人士李慧琼、蘇長榮、馬志成、霍啟文擔任“榮譽校董”, 還聘任了香港教育界知名人士黃錦良、陳偉佳,以及國內及佛山本地知名教育專家王殿軍、李衛東、黃新古、陳澤芳為學校的學術顧問,助力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學校還與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結成“夥伴學校”,攜手推進粵港澳學生交流與成長。
學校致力於培養大灣區創新型人才,鼓勵學生們主動思考、善於發現的創新精神。會上頒發了23/24學年學校獎學金計畫,獲獎學生登台領獎。學生、教師及家長代表也獻上了對學校的祝福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