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聚焦人工智能發展及課程改革 將增設三個本科新課程

發布時間:2025-03-03


紫荊雜誌(記者 劉雨晨 李天源)2月20日香港報道: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今日(2月20日)舉辦新春傳媒聚會,校長李子建教授、副校長(學術)鄭美紅教授、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教授和副校長(行政)方永豪博士,以及一眾學校管理層,向傳媒介紹大學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最新進展、新學年課程改革及學士、碩士課程的新方向等資訊。

8621740046653_

校長李子建教授回顧了教大過去一年的重要工作,重申教大的核心使命是培育才德兼備、了解國家,同時具備國際視野的未來教師和專業人才。他表示,教大將以“教育未來 多元專才”為發展方向,裝備學生應對不斷轉變的社會需求。同時,教大將繼續拓展本地、內地及國際的聯繫,為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及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作出貢獻。

副校長鄭美紅表示,在2025學年,教大將革新教師教育課程,現有的13個五年制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將全線成為雙學位課程,讓學生在深化教育主科知識的同時,具備多元知識,於日後成為教師時可將相關知識授予學生。雙學位課程並行修讀,同期結業,培養一專多長人才,課程設置也符合教育局發出的“中小學教師教育課程指導框架”。

鄭美紅還提到,新學年將引入全新的學士課程元素,包括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國情體驗、創業與創新、數碼能力等,同時拓展學生在香港以外的事業,提高對全球及內地議題和文化的認識。鄭美紅表示學校還將加強師德培訓,包括制定教師專業操守與道德要求的細節、培養和教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闡釋教師專業操守指引。

關於政府縮減撥款,李子健教授回應到,政府縮減撥款無疑會對教大帶來影響,但一定會做好自己,學校會排列優次、開源節流,大學尤其需要人,校方目前並未考慮縮減人手,減少人手將會是“最後一步”。李子健表示,教大定當與香港社會風雨同舟,攜手並進,與特區政府共渡時艱。教大會妥善運用財政儲備,並引入新科技提升行政效率,確保各項規劃得以順利落實。副校長陳智軒表示,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可能會將更多的資源專注於能夠為現今社會解決問題的領域,而傳統學科則可能會放在較後位置。校方表示,學校不會因為一時的波動就改變長遠策略,將持續投資未來發展。

另外,教大將增設三個本科新課程,分別為“數碼中國文化與傳意榮譽文學士”、“言語病理學及康復榮譽理學士”以及“個人理財理學士”;為配合科技發展及行業變化,教大將於2025學年起推出九個全新授課型碩士課程,其中五個課程與人工智能和新興科技相關,充分展示教大對新興學科及學生多元發展的重視。

8631740046677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