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PDC國際教育大會舉行 讓孩子成為生活的創造者
本屆大會以“全球視域下的教育變革與可持續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為主題,匯聚中國、芬蘭、匈牙利等國頂尖教育學者與實踐者,共筑面向未來的全球教育協作新生態。
開幕式上,中芬兩國使館代表共同錨定國際教育協作的核心方向。中國駐芬蘭大使館教育參贊李保榮指出,PDC教育理念的國際實踐,是中國教育創新走向世界的生動例証,為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未來人才提供了重要路徑。芬蘭駐華大使館教育與科學參贊奧利﹒索米寧表示,大會的舉辦標志著中芬教育協作進入系統化、深層次階段,期待在教師發展、課程創新等領域形成惠及全球的合作成果。中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通過視頻寄語全球教育者,呼吁以創新理念回應時代對教育的召喚。PDC教育理念提出者、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校長馬駿分享了與芬蘭教育的相遇淵源以及基於生命成長的教育探索歷程,闡釋PDC如何引導學生從“學習者”成長為“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引發國際教育界共鳴。
在主旨演講與圓桌論壇環節,參與活動的中外學者聚焦可持續教育變革,從人工智能時代跨學科人才培養、全球本土化教育實踐、亞歐STEAM創新對比等維度展開深度解析。
在“綠色星球·世界夢想”項目展示中,中芬學生還聯合發布《全球青少年可持續行動倡議》,以深度項目式學習為載體,將學術探索轉化為應對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等全球挑戰的具體方案。“我們不想做環保演說家,隻想做地球修理工”——孩子們的宣言,彰顯了新一代以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擔當。
此外,由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團隊研發的“AI+學生項目智能評估系統”正式發布。該系統通過動態追蹤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過程中的調研深度、協作效能、迭代優化能力,構建起多維度成長軌跡。這一創新讓每個孩子的成長瞬間被精准捕捉、溫柔激勵,通過AI賦能教育評價革新,推動教育評價從“結果判定”轉向“成長陪伴”。
PDC國際教育大會已連續舉辦五屆,成為全球教育者對話的窗口。“PDC教育將繼續以‘項目驅動成長,教育連接世界’為理念,深化全球教育協作,為推動全球教育發展提供中國智慧。”PDC教育理念提出者、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校長馬駿說。
據了解,2015 年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率先提出 PDC 教育理念,開創性地倡導“讓項目驅動學習,讓孩子成為生活的創造者”。這一理念打破傳統課堂邊界,讓老師從講台前走到了學生身后,從“教師主導”到“學生主場”。2017 年,呼家樓中心小學發起成立PDC 國際教育聯盟。從最初的探索到全球聯動,聯盟迅速匯聚美國、加拿大、芬蘭等 10 個國家及全國 29 個省市的教育力量,輻射400余所學校。以此為紐帶,2018 至 2024 年間,四屆 PDC 國際教育大會相繼召開,圍繞未來人才核心素養與育人方式變革展開深度對話。